參考消息網10月8日報道歐洲《現代外交》網站9月25日刊登題為《中國的人工智能發展:優勢與發展條件》的文章,作者為意大利經濟學家、國際關系專家賈恩卡洛埃利亞瓦洛里。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的人工智能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并且在發展條件方面具有諸多優勢。
經濟的持續發展為中國注入積極能量,而這對中國的人工智能而言也將是一個充滿獨特發展機遇的時期。
中國最高領導層鼓勵人工智能發展,為中國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大力支持和明確指示。中國國務院及政府有關部門制定和印發了相應的戰略和發展規劃,例如《“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等。國家戰略和政府推動是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矗
中國的產業轉型與升級及經濟增長結構的調整也將為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的發展提供“用武之地”。
雖然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起步較晚,并走過了曲折的發展道路,但中國在智力資源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首先,人工智能技術側重于軟件,而中國人在這方面具有良好的傳統和特殊智慧。中國人工智能的先驅、著名數學家吳文俊曾強調,中國不僅有作為典型腦力勞動的數學機械化的合適土壤,而且也是各種腦力勞動機械化的沃土。
其次,中國目前擁有實現名副其實的腦力勞動機械化所必需的完備基儲高效手段和豐富經驗。中國擁有龐大的互聯網用戶群以及人數最多的網民和相關人才,他們形成了在人工智能群體資源方面的重要優勢。
第三,中國派往國外學習人工智能的大批海歸專家已經成為這一領域的重要資源,并形成研發學術圈,他們對于產業應用和新一代教師、教授的培養也極其重要。
第四,中國開放的發展環境將繼續吸引更多從事這一領域的留學生和外國專家加入在全球范圍內提升人工智能技術的共同道路。
只要完善地制定和實施人才戰略,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將進入一個充滿發展機遇的最好時期。
此外,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鋪平了道路。新的創業者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呈指數級發展。